脆皮大头蛙

Limnonectes fragilis   Liu et Hu
   

  199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 依据海南岛五指山、吊罗山、白沙、尖峰岭(72雄、25雌、10幼、卵及蝌蚪)标本。
成体:雄蛙体长48mm,雌蛙体长52mm左右,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32。头长略大于头宽或几乎相等,枕部左、右侧隆起;吻端钝圆,略超出于下唇;吻棱不显;鼻孔略近吻端;鼓膜不显;犁骨齿发达,左、右各-列,向内后方倾斜;舌后端有缺刻;下颌前端有-对齿状骨突,雄蛙较雌蛙发达。
前臂及手长为体长的44%左右,指端球状;第一、第三指长于第二、第四指;第二、第三指侧缘膜明显;指关节下瘤发达,较大,掌突2个、扁平,内者略大。后肢较粗短,约为体长的1.5倍;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后角,左、右跟部不相遇;胫长不到体长之半;趾端球状;第五趾短于第三趾;趾间全蹼,第一、第五趾游离侧具缘膜;内跗褶斜向跗中部;关节下瘤、掌突及蹠突均明显,无外蹠突。
皮肤光滑,眼后至背侧中部各有-行或断或续的窄长疣;体侧、后背及四肢前面散有疣粒,在胫后外侧及跗近端疣刺明显。腹面皮肤光滑。
   生活时背面棕红色,上、下唇缘有黑斑;两眼间及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,-般股背面3-4条,胫部内外侧各有3条短斑,在胫背面不相连,跗足背面黑斑多而不规则;背中部有-个“W”形黑斑,背部及体侧也有不规则的小黑斑,有的标本从吻至肛上方有-条或宽或窄的浅色脊线。腹面浅黄色,有的个体咽喉部及后肢腹面有细棕色点。液浸标本背面褐色,疣粒色较深,各部黑斑清晰。
第二性征:雄蛙头长大于头宽;枕部隆起,下颌齿突发达;体背侧雄性线明显;无声囊;无婚垫。
卵:剖视腹内成熟卵卵径2mm左右,动物极褐黑色,约占全卵的1/3,植物极乳白色。
蝌蚪:第32-35期蝌蚪全长平均43.8mm,头体长13.8mm,尾长为头体长的217.0%,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33。头体略扁,尾较长。生活时头体及尾肌背面棕红色,尾肌下部深草绿色,尾鳍浅草绿色;背面散有大小不等的黑褐斑;尾部有3-6条黑褐色横纹(下尾鳍前段无斑);小蝌蚪的横纹特别清晰。腹面浅黄略带绿。蝌蚪后肢长2mm左右时,全长约为32mm,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倍。吻端宽圆,吻短,鼻孔位于吻眼之间,眼大;出水孔小,位于体左侧;肛管粗大,位于尾基部右侧;尾肌发达,尾鳍较低,上尾鳍前段显然低厚,尾末端钝尖。口小而唇缘甚宽;上唇无唇乳突,仅口角及下唇缘有乳突;下唇最宽,-般分为4-6个小叶,个别标本可分为8叶,下唇内侧有分散的副突,乳突及副突上均无色素;唇齿及角质颌均细弱;唇齿式为Ⅱ:1+1/1+1:Ⅰ;或Ⅰ:1+1/1+1:Ⅰ、Ⅱ/1+1:Ⅰ,上唇齿第一行在上唇边缘,第三行中断,间距极宽;下唇齿外侧-行较短。蝌蚪跗足长2.5mm时(第39期),趾蹼已很明显;前肢伸出(第42期)时,全长38mm,头体长13.7mm,后肢长17.3mm,此时唇缘开始萎缩,疣粒已出现;刚完成变态的幼蛙体长14.8mm,后肢长20.6mm,色斑、疣粒、蹼等均与成体同。

鉴别特征

鉴别特征 外形与版纳大头蛙 Limnonectes bannaensis很相近。但脆皮大头蛙的皮肤极易破裂;指关节下瘤相对较大;雄蛙下颌前端齿状骨突较发达,较版纳大头蛙的短;无婚垫。蝌蚪口部唇齿式为Ⅱ:1+1/1+1:Ⅰ,下唇缘甚宽,分成4-6个小叶,下唇乳突多。

生物学

生物学资料 该蛙生活在海拔290-900m的山区平缓的浅水流溪内,溪内多为大小卵石或石块,水质清澈,水的流量较小而浅,多在石块间流过,溪两岸有高大乔木或灌丛,该蛙多在石块间或石下活动,行动敏捷,跳跃力强,稍受惊扰,立即用后肢翻起浪花,随后钻入石下或石间。翻石后必须快速捕捉才能捉到,但因蛙体皮薄肉嫩骨骼易脆,捕捉时用力稍大,则导致皮破甚至骨折,这是其他蛙类少有的情况。在成体同-环境或小水凼中,有各期蝌蚪和刚完成变态的幼蛙。蝌蚪底栖于石块下或石间,游泳力颇强,捕捉时多钻入水底泥沙或石缝中,数量较少。
   在采集中没有发现卵,剖视采于1 964年4-6月的雌蛙标本,输卵管膨大或极膨大,卵巢内有不同发育时期的卵;卵径0.9mm左右时,动物极开始有色素,呈浅灰色;成熟卵直径2mm左右,动物极褐黑色,植物极乳白色。采于8月的雌蛙、卵小、动物极尚无色素。根据在同-地区同时可以采到各期蝌蚪(包括变态蝌蚪至幼蛙)和卵巢内卵的发育很不一致的情况,推测该蛙的产卵季节颇长,可能在2-7月,-只雌蛙-年可能产卵多次。

海拔范围

该蛙生活在海拔290-900m的山区平缓的浅水流溪内,溪内多为大小卵石或石块,水质清澈,水的流量较小而浅,多在石块间流过,溪两岸有高大乔木或灌丛,该蛙多在石块间或石下活动,行动敏捷,跳跃力强,稍受惊扰,立即用后肢翻起浪花,随后钻入石下或石间。

国内分布

海南(琼中五指山、陵水吊罗山、白沙、儋州、乐东尖峰岭、三亚、东方、昌江及坝王岭)。